全椒县西汉置县,自古有称“江淮背腹,吴楚冲衢”,拥有22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千年古县,还凭借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全椒还是一代文豪吴敬梓的故里,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全椒县隶属滁州市,距离滁州20公里,是“新滁城副中心城市” ,国土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
全椒县位于南京与合肥两个省会城市之间,距离合肥98公里,距离南京市48公里。同属于南京与合肥的一小时经济圈,同时享受两个省会城市的经济、科教、现代服务等城市资源。
全椒县拥有两条高速,两条高铁,周围三个航空港、四个港口。
两座高铁站:乘坐沪汉蓉城际高铁18分钟到达南京,30分钟可达合肥,2.5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武汉;乘坐京沪高铁滁州站的话,1.5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4小时到达北京。这两个高铁站让全椒可直达全国26个省会城市。
三个航空港:1小时内可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5小时内可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2.5小时内到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四个港口:全椒港位于全椒县城郊,距离南京龙潭港85公里,距离新生圩港60公里,距离长江七坝港45公里。
这样的交通体系,让全椒的区位优势更加突显,成为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资源密集的交通枢纽。让我们来全投资的企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可立足全椒,辐射全国。
全椒以县经济开发区(杨桥工业园、十谭现代产业园)、大墅产业新城与3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辅的发展布局。园区全部达到“七通一平”。
全椒经济开发区2006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1.18平方公里,目前入驻企业近300余家,建成标准化厂房23万平方米(2019年规划新建30万平方米)。十谭现代产业园2011年启动建设,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按照产城一体化规划建设。杨桥工业园位于全椒县城以东、全椒经济开发区以南,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大墅产业新城位于全椒大墅镇,从大墅镇到合肥市区仅30分钟车程。镇北依托龙山和三湾水库独特的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康养教育文旅特色小镇,是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镇南规划5平方公里工业区。
一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全椒县强化政策支持,注重产业引导,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在此过程中,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闯出了新路,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全柴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全椒县装配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全柴集团1949年创立,1998年上市,当时是皖东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四缸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全柴也造就全椒动力之都的美名。
二是新材料产业
(电子新材料、新型建材、应用型环保新材料)
全椒县强力推进,打造高标准新材料产业园。2013年,全椒县成功引进江苏南大光电。该项目的成功,带来了“葡萄串效应”,随后南大光电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以南大光电为核心,全椒县聚集了近20家电子新材料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高端产业集群。应用型环保新材料也是同样的路径,拥有亚士创能等行业领军企业。
三是智能家电产业
智能家电产业以全椒第一大项目“全椒创维项目”为核心,以“智能家电制造”为主题,集智能家电产品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仓储物流、研发管理为一体,创建智能家电产业园,打造相关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全产业链。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智能电视200万台,智能小家电300万台,智能空调500万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
过去的2019年,全椒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坚定的使命担当、清晰的目标思路、稳健的保障措施,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县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绩。
随着国家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的提出和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迎面而来。为了更好的融入长三角,全椒县制定了《全椒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构建了全椒主城、东部新城、大墅产业新城、全椒慢城、椒陵新城“五城共建”空间布局,确定了打造“智造强县、康养福地”两大发展主题。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开创现代化美好全椒新局面。
如此环境优美,区位优质,交通便捷,开放发展的大美全椒,热情的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各位朋友来全参观考察、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