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企业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完成,在省季度“赛马”评议中,我市营商环境连续七个季度位居全省前三,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法治建设。一是高位部署推进。坚持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充分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将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科室,配备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和法律工作经历的人员到该科室,充实法治建设人才队伍,提升法治建设工作质效。三是依法依规办事。严格遵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召开党组会议14次,“三重一大”事项均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党费管理、发展党员等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压实阵地管理责任。
(二)强化学习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发挥中心领导班子的领学促学作用,带领中心全体人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有关内容。二是推进各类法纪法规学习贯彻。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等法治刊物。依托中心组集中学习、学习强国APP、安徽普法公众号等渠道,带领中心全体人员学习宪法、党章、保守国家秘密法、统计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有关条例。开展“党纪一小时”党规党纪教育和端午节前宣讲活动,邀请市直机关工委领导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辅导》为主题开展“三微”宣讲,并组织全体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严正家风》,持续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法治意识。三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重要节点,制作普法宣传展板,认真开展人民广场普法宣传、宪法知识网上答题、法治网网络云答题等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市企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各类现场办公活动,向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手册,推动法治理念进企业、惠企业。
(三)强化实干应用,提升法治环境。一是压实问题办理。持续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定期联系走访企业,现场帮办企业诉求,提振企业发展信心。2023年,市、县两级遍访企业27779家次,办结诉求4129件;其中市企业服务中心自行走访835家次,办结问题102件。二是提升要素保障。举办“为企优服务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开展“万千百十”要素保障主题活动,为重点企业做好用能、用工、用钱等要素保障。2023年,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对接会、银企对接活动近2800场次,解决制造业企业用工11.6万人、融资449.92亿元、工业企业新增用地2.22万亩。三是推动政策精准申报。举办“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直接向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面对面宣传解读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大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2023年,编印发放《滁州市惠企政策小红书》近8000本,推送政策短信16万余条,解答企业咨询近3000次,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兑现政策4.36亿元,惠及企业1520家。四是搭建对接平台。每季度举办“专项供需对接会”活动,2023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光伏电池与特种气体、新能源电池等7场产业专项供需对接活动,共邀请200余家企业参与,发布供需信息280余条,促成多家企业相互配套。五是推进难点化解。依托省为企服务平台,对疑难问题逐一研判交办并积极介入协调,依法保障和促进营商环境健康有序发展。2023年,提请市级领导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14场,协调推进弗迪电池、金轩等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17件。
二、存在问题
向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法治思维薄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有效防范风险,出现民事纠纷后不能第一时间通过司法途径维权解决。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法制宣传,引导企业通过司法途径合理解决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坚持举办企业家早餐会和各类恳谈活动,参与人大、政协等部门组织的各类营商环境调研座谈,鼓励企业开门见山谈问题、讲困难、提诉求,认真倾听企业家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及时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激励引导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以企业满意度为“金标准”,用企业的视角来对诉求办理过程、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并将企业评价转化成持续改进工作的动力,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更好更优。
二是落实闭环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在企业走访交流、问题收集整理、帮办交办督办上下苦功。推动领导干部亲自走流程、解难题、找不足,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办实事,促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紧抓省为企服务平台中省交办的疑难问题和其他渠道收集的重难点问题,通过构建“诉求受理—情况核实—问题交办—限期反馈—结果回访”全过程链条,清单化闭环式解决企业问题,确保问题真正解决、企业真心满意。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对上加强赴省沟通汇报力度,充分领会工作要求目标,及时掌握2024年考核方式及指标变化等情况,同时建立企业服务工作手册,推行重点企业“一企一档”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创新赋能,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实现开门红、季季红;与市直部门加强协同联动,调度各职能部门精益求精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协同开展好服务“新三样”、“八大产业链”等系列为企服务专题活动;加强与各县(市、区)企业服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务求掌握企业真实情况,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速提档升级。推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加快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提升。对纳入企业培育库中的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等,实行“一企一策”持续跟踪服务,对新签约的重点项目,特别是“新三样”项目,明确专人帮办,实行“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展“企业家看企业”活动,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动企业开展对接合作,促进企业间信息互通,合作共赢。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助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惠企资金精准直达,实现“政策找企、应享尽享、免申即享”。